老板和经理人都要深刻理解经营和管理的本质以及相互关系,并且明确各自的责任,这样也会减少双方之间的误会,共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办企业就要开源节流。
何为开源?就是创造机会,把握机会,是经营需要解决的问题。
何为节流?就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是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成长中的中小企业老板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即把经营问题和管理问题相互混淆,总是试图通过管理来解决经营问题。
经营 vs 管理
一家企业的真正成果是在企业之外,是客户、产品和渠道,它们是企业的机会所在。一家企业应该花更多精力和资源放在这些地方。企业内部只能产生成本,做得再好,充其量就是效率高,成本低。
通常所说的经营、管理,其实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经营是指机会选择,解决的是方向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市场选择、产品(服务)定位以及渠道模式等。
管理是指降低成本,解决的是效率问题。具体来说,如何提升效率,管控风险。
企业发展首先是指经营上的发展,在经营上取得成功。否则,管理做得再好也不能带来机会。
经营与管理不是割裂开来,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经营上更多强调创新,管理上更多强调沉淀。经营上的发展给管理问题的解决带来条件,即在企业发展中逐步解决管理问题。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管理支撑经营的发展。一旦经营上的机会变成了常规任务,这时就需要纳入管理,考虑如何降低成本、高效运营。
经理人首先需要关注经营,关注机会,关注正确的目标,也就是追求效果;其次关注管理,即一旦任务明确,变成日常性事务的时候,就要考虑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经营解决的是发展问题,管理解决的是可持续问题。管理问题必须通过经营发展得到根本解决。
降低成本错了吗
有家企业过去一直发展得不错,利润率也比较高,但近几年的发展突然放慢了脚步,利润率一直下滑。老板着急了,认为企业的管理出了问题。于是在公司内部展开了声势浩大的降低成本、梳理流程工程。每个部门都致力于梳理流程,修订流程,成本改善。有些费用能省就尽量省,有些费用不能省的就尽量降低。
刚刚开始效果比较明显,每个部门都在每月的项目评审会上“大秀”本部门的成本改善成绩。老板感觉不错,认为管理终于发力,成本终于降低。
但半年后,老板的眉头又紧锁起来:市场上传来的消息不容乐观,客户要求产品降价的压力非常大,有一些市场上竞争对手的势头很猛,形成对企业的包抄之势,而成本降低又出现反弹迹象。
老板感到迷茫……
后来经过深入调研发现,这个企业不是管理出了问题,而是经营出了问题。具体而言,公司原来发展比较快的几年,恰恰就是因为该企业成功推出了一两款主打产品,全面超越了竞争对手,创造了市场。
但近几年,由于该公司没有新产品问世,加上竞争对手赶超速度加快,原有主打产品竞争力一直在下降,原有的市场优势逐步丧失。反映到企业层面,就是利润率下滑,有个别市场占有率下降。
公司大张旗鼓开展降低成本运动本来无可厚非,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永恒主题。但过分强调成本控制,可能对企业未来发展形成伤害。一些所谓的“费用”实际上是对未来的投入,例如,员工培训、技术研发等。
在企业成长中,需要把优质资源集中在创造机会和把握机会上,针对相对成熟的业务,可以通过管理来降低成本,达到效率提升。
案例中这个公司后来的情况是:老板调整思路,主抓新产品的开发。2012年新产品推向市场,取得良好市场反映,企业又回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成长中的企业必须优先考虑发展问题。企业开源是第一要务。没有“活水”进来,企业很快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最终变成“一潭死水”。
经营机会在哪里?经营机会存在于企业的外部。
管理大师德鲁克在其著作《成果管理》中阐述,企业的成果存在于企业的外部。具体来说,就是市场(客户)、产品和渠道。这就是企业的机会区域,主要产生利润的地方。其他地方都在产生成本,充其量是为利润做贡献,并不直接产生利润。
一家企业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经营机会的把握上,把机会变成经营成果。
企业最大机会:创造新市场
苹果公司是创造新市场的典范。
从本质上讲,苹果手机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市场,带动了整个产业发展。过去的功能手机专注于产品性能,苹果手机则创新了商业模式,创造了新的智能手机市场,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iPhone,除了产品设计本身的创新之外,大量新材料的应用也不容忽视。但最为重要的创新是,苹果公司将硬件、软件和服务融为一体。iPhone的核心功能就是一个通讯数码终端,融合手机、相机、音乐播放器和掌上电脑的功能。客户使用iPhone这个智能终端,打通了iPhone + App Store模式,使得硬件、软件和服务融为一体。同时苹果公司追求完美的用户体验。正是这种服务及其完美的体验,创造了客户,创造了市场,引领了手机革命性变化。这种由产品创新带来的极大市场机会,使得苹果公司市值一度位列全世界之首。
但现在,苹果公司正从最高峰向下走,缺乏创新性产品是主因。正如一个资深的财经分析师所说,原来的苹果战略是创造一个全新市场,它占百分百,引领行业发展,让竞争对手跟进,共同做大市场,等到市场进入激烈竞争状态时,也是苹果公司重新开辟新市场之日。但没有乔布斯的苹果公司现在也开始追求所谓市场占有率。这正是它缺乏革命性产品的表现,没有能力再创造一个新的市场机会。
企业第二机会:产品差异化
1.从《非常勿扰》看产品差异化
追求产品特色,与竞争对手产品差异化。这是建立在创造客户价值的基础上。
近几年,江苏电视台有一档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非常火。其实,国内大多数省级电视台都有类似的相亲节目,但都没有火起来。我比较了江苏电视台与其他几个电视台的相亲节目后发现,江苏电视台《非诚勿扰》比较有特色。
首先,《非诚勿扰》节目的信息量特别大。不同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它确实是一个万花筒,可以折射出当代社会百态:年轻人看到了生活和恋爱之道;年长之人看到家庭教育的影子;职业人士看到80后,90后所思所想;学者看到了社会众生百态;官员看到了社会民生的缩影……
记得有人说过,所谓的经典就是不同人都能看到自己所要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看,《非诚勿扰》是一档经典节目,确实符合大多数人的视角和看法。
其次,嘉宾和主持人组成团队,角色定位不同。嘉宾一正一邪,能提供看问题的不同视角,便于全面看待人和事,有时也能引起话题,具备一定娱乐效果。主持人的“度”把握的比较好,比较注重引导正能量。
我感觉江苏电视台《非诚勿扰》对受众市场研究比较到位,策划的比较成功。反观其他几个台的电视相亲节目,办的要么没有特色,要么不符大众接受习惯。例如,男选女等,纯粹就是相亲节目,产品内容比较单一,没什么看头。
媒体行业是个大行业,节目就是产品(服务)。希望江苏电视台《非诚勿扰》能继续创新,深化内容结构,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2.渠道的差异化
前面说过,渠道也是可以产生机会的地方。渠道可以理解成产品和客户之间的联系,是商业竞争的关键。
很多人都认为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市场保护很严重,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关键是他们市场中的渠道基本上专业化,外来产品必须借助专业化渠道才能进入市场。从本质上讲,苏宁、国美、沃尔玛等都是专业化渠道,都发育出很大的经营机会。现在处于移动互联、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对传统渠道冲击巨大,正在改写商业的历史。
冯仑说过,产品(服务)分三类:“走”类、“坐”类和“躺”类。“走”类产品从理论上都可以被电子商务化,“坐和躺”类一般是不能被电子商务化的。这种说法比较形象。如果用书面语言来表达,产品(服务)和消费具有同时性时一般很难电子商务化,例如,看电影和洗桑拿。
产品(服务)和消费可以分离的一般都可以电子商务化。其实将来商品可以分成两大类,电子商业和非电子商务的。
渠道的争夺是商业竞争的重要环节,基于渠道构建模式存在巨大商业机会,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忽视。
从客户中挖掘经营机会是很显然的,非常容易理解,这里就不再赘述。
总之,经营机会主要从市场、产品和渠道中挖掘。企业必须集中优质资源优先投入。
一般企业的理想追求是可持续增长。要想取得可持续增长必须取得经营上的突破。经营上的突破必须遵循以下三条规律:一是由简单到复杂;二是由局部到全部;三是由单一到多元。
由简单到复杂
产品线的布局遵循由简单到复杂规律。
A企业和B企业都生产医疗器械产品,他们差不多是同一时间创立的,并且同处一个城市。创业初期,A企业的研发水平要高于B企业,A企业老板就是搞研发出身,A企业技术力量很强。但十几年后,B企业成为一家上市企业,销售收入高达几十亿,而A企业的销售收入没有过亿。A企业老板想不通:B企业要技术没技术,产品质量也不行,怎么会发展这么快?
原来,A企业和B企业选择的经营模式不同。
A企业自以为研发水平高,以为客户解决疑难杂症为荣,只要客户提出什么要求,他们都满足,A企业的产品线非常庞杂,一名大学毕业生在生产计划部门待三个月,都搞不清楚产品种类和物料。
反观B企业,他们在刚刚创业的时候,就主推一款产品,集中优质资源先做大一款产品的规模,使其销售收入达到几亿元。然后再逐步丰富产品线,但必须追求单款产品过亿。
这就是A企业和B企业的不同。
美国著名企业史专家钱德勒研究了美国的一些大企业历史,发现一个规律:绝大多数大企业,都是先从追求数量上突破,先迅速做大某款产品。产品线由简单到复杂,主要通过数量来衡量。如果某款产品在市场上增长放缓,则新产品立马要跟上。这就是所谓从简单到复杂。
从区域到全部
在市场的地理布局上,遵循从区域到全部的路径。
接着上面所述,当一家企业某款产品已经做到很大的规模,这家企业一般应该把资源聚焦到某个区域来突破,争取做这个区域市场的第一名。然后从这几个区域向全国或全球市场突破。
有一家中低档白酒企业遵循这个思路发展得很不错。这家企业先用某一款产品聚焦在某个市场,投入优势资源进行突破,同时总结模式,培养队伍进行复制,很快在区域市场形成一定席卷之势。
这种思路与深度分销理论相似,追求区域市场第一战略。
而另一些企业一进入市场,就以全国市场为目的,分散宝贵的资源,形成相对优势市场,市场根基不稳固。上面那个A企业就犯了这个毛病,所以十多年始终做不大。
从单一到多元
1.相关多元化
企业扩张的方式遵循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
绝大多数企业就是过不了这一关,从而由盛到衰走上不归路。多元化必须遵循一定逻辑,否则风险比较大。
规律一:“以客户为中心的多元化”的风险,要小于“以技术为核心的多元化”的风险。
企业的发展应遵循这个路径:从生产一种产品,到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系统化服务。
例如,本章前面讲到的iPone苹果手机,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通讯、娱乐、生活等一体化服务。
例如,有一家环保企业,它围绕客户提供除尘、脱硫和治水的系统化解决方案,也在市场中取得不错的发展。
还有一家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冶炼技术,这家企业以冶炼技术为核心构建多元化(注意:是冶炼技术,而不是客户),这个多元化又扩展出不同的产品,因此客户也不同(因为客户处于不同行业),进而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特色,不同行业的客户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模式对营销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市场营销一直是这种模式的难点。现实中,这种模式风险比较大。
规律二:“基于价值链多元化”的风险,要小于“不相关多元化”的风险。
基于价值链的多元化,其实还是以客户为核心。例如,一些饲料企业,企业建立从种禽、育苗、禽舍、饲料、屠宰、成品到担保公司的全价值链。这种价值链的本质还是以养殖户为核心的全价值链经营模式,通过终端销售驱动整个价值链。
2.不相关多元化
2007年前后,我曾经以此问题请教了一位国内著名企业家。我说:“为何中国现在仍然有很多企业上项目、做决策时基本没有什么科学调查,盲目上项目、盲目多元化,但有时候好像也能挣到钱?”
他说:“这还是说明中国经济不发达,竞争不激烈。不需要专业化工作,不需要专业能力也能赚钱。经济景气的时候,你看不出来,那时的区别是挣多挣少问题。一旦经济不景气,没有核心能力而盲目上的项目肯定出问题。”
事实证明,这位企业家说得非常正确。
其实,我也观察过一些多元化企业的来源。
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市场到处是机会,钱比较好挣,多元化就是机会导向。
但几十年以后,很多企业仍然进行不相关的多元化。对此我的观察如下:
某老板创办的某家企业发展不错,成了当地的知名人士。当地政府或为了吸引投资或为表彰他所做出的社会贡献,会主动把一些资源或机会交给这家企业。老板一般不会放过这个资源和机会,高兴地“接纳”。于是开始多元化之旅,但是很快苦日子就到了。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的多元化做得不错。比如,中国的复星集团,它的发展特点就是通过资本运作收购目标企业,同时非常注重招揽行业领军人物来经营。
用管理促进发展,这意味着管理的步子不能太快,不能超越经营,不能超越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发展带动管理完善,业务发展是第一位,管理不要拖后腿,如果暂时拖了后腿,只能通过增加成本来弥补。
业务创新时期:把握机会
对于机会型业务来说,业务本质是创新,风险高但利润比较丰厚。这类业务的指导思想就是追求成果,尽快做成它,暂时不考虑投入。
创新型业务有个“机会窗口”的概念,也就是业务本身有时间期限。任何新业务、新技术都有生命周期,市场上出现新技术和新产品后,一般很快就会有竞争对手跟进,出现替代产品。这个时间一般最多为两年。
因此,这类业务在管理上的重点是产出,而不是投入。在窗口期内,尽量将业务做起来,打开市场。
本质上就是集中优质资源,把机会尽快转化成利润。
业务成熟时期:降低成本
何时需要降低成本?
新业务开辟新市场,涉及市场规模问题。一般来说,市场规模与产品的价格有关系,产品价格下降,有助于真正做大市场。还存在一种情况,竞争对手跟进后,竞争激烈,利润下滑。商业的这两种情况都涉及降低成本。
有时候,降低价格是一种策略,其目的是做大规模,扩大市场,同时阻击竞争对手。
例如,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手机市场,几大国外手机品牌多采用这种策略展开竞争:每当一种新机型出来以后,一些竞争对手开始跟进。此时大品牌的手机厂商把握好节奏,等到竞争对手跟进的机型马上上市时,原有新机型立刻降价,迅速提高出货量(大品牌手机的渠道能力较强),有力阻击竞争对手。
如此几个回合下来,一般的竞争对手很难再竞争下去。这就是当时中国很多手机品牌最后消失的根本原因。现在国外大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都要推出低价品牌,例如,化妆品、日化品、汽车等,这些都是出于竞争的需要,用于阻击竞争对手。
还有一种情况,俗话说就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有些企业虽然打开了一个市场,但最终收获的并不是它。例如,早期计算机行业的雷顿公司,最先开拓出计算机市场,但最终收获的却是IBM公司。
这里存在一个时机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能否调集资源迅速占领市场,这是一个经营和管理的问题。一旦市场真正形成,就不需要再教育消费者,“先烈们”已经在前期做了很多类似的艰苦工作。这时候管理体现在模仿改进,规模化生产,快速占领市场。
因此,一旦创新型业务转化成常规业务,管理的作用就会凸显。如果不能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企业就不能持续下去。管理关注是成本,解决的是可持续问题。市场已经存在,但企业不能降低成本、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上市,这说明企业的管理水平还不行。
企业随着规模和复杂度增大,管理上如何做相应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4个要点。
从“个体户”到“多责任结构”
企业成长了,最先出现的问题是组织机构的问题。
A企业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地处北方某省会城市,是一家国际知名的制造企业,主要产品是汽车配件。老板是工科出身,比较擅长产品研发和销售。
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发展的比较迅速,但近两年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销售徘徊不前,产品交付困难,质量投诉层出不穷,部门之间相互扯皮,管理比较乱。老板觉得是薄弱的管理基础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发展,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夯实管理基础,而老板认为自己不擅长管理,于是请了一名具有外资背景的经理人做总经理,主抓管理。这位总经理人甫一上任,就急忙梳理流程,制定制度,加强管理。几个月过去了,事与愿违,质量投诉更甚。
老板陷入了极大困惑中……
这个案例最后的结局是这位总经理干了4个多月,被老板“拿下”。我深入了解A企业,发现A企业主要问题是组织结构的问题。老板把一家拥有2000多名员工,年销售额5亿多元的企业还当成一家个体户企业来管理。
创业成功的企业度过生存期,一般来说老板的能力很强,带领一帮兄弟打拼市场,老板做什么,下面的兄弟就执行什么。但随着企业规模变大,情况逐渐变得复杂,老板感觉自己“照顾不过来”,兄弟们似乎也顶不上去,第一次危机开始出现:企业比较乱,职责不清,相互扯皮……大小事情都推到老板身上,老板就是“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但此时老板自己的思维还是停留在个体户思维上:老板自己是大脑,下面的员工是帮手。这种模式在情况复杂后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灵,下面的员工执行不到位。
老板必须从个体户结构转变成“多责任体结构”,即从一个发动机变成几个发动机,这样既有利于占领市场,做大规模,又有利于培养人才。此时管理的重点就是结构调整,而绝大多数成长型企业老板都会忽视这一点,认为由于是缺乏制度造成的。
具体到一家企业来说,有时候经营突破是从结构优化开始的。例如,市场结构优化、客户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当然,经营突破的关键在于人才。
建立业绩导向的激励机制
原来企业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员工人数少,大家相互比较了解,老板亲自“照顾”这一帮兄弟,谁干的如何老板心里非常清楚,即使没有什么考核,大家之间的矛盾也不突出。
但随着人数增多,老板有些“照顾”不周时,考核的矛盾就突出来了。随着企业的发展,老板还会招聘大量人才加盟企业,他们的薪酬都是市场化的。而原有员工的薪酬是老板怕脑袋决定的,薪酬水平比较低。随着市场精英加盟企业,这种薪酬上的冲突开始凸显。
所以,加强管理的第2个要点是激励机制,从薪酬和考核开始,建立机制,把员工激活,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来说,重新构建和优化薪酬考核体系,导入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交付”“质量”和“成本”平衡
在内部运营层面,管理的重心从确保交付、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开始。这和一般人的想法不一样,也和书本上的说法不一样。书本上的说法是“质量第一”。
询问任何一家企业,没有谁会说自己不重视质量。企业里挂着一些拟人化的标语是:“质量是生命,质量是尊严”等,但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质量是个相对概念,不是绝对概念。质量有两层含义:一是质量与客户需要、产品(服务)价格相适应;二是质量改善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整个市场的消费能力决定了质量的相对性。对客户来说,质量满足需要就可以。满足客户需求,与客户需求最匹配的质量是合适的。企业并不希望存在质量过剩,这一种是成本浪费。
甚至有时候质量差一点也无妨,先占领市场再说,然后通过服务来弥补产品的不足。“质量立国”的口号是不错,但必须与发展阶段相适应。早年华为生产的交换机质量不行,但为了占领市场,价格便宜一点卖给客户,然后再派工程师带着床垫睡进客户的机房来服务客户。这也是中国的“山寨机”有市场的根本原因。20世纪50年代,日本生产的产品也是质量低劣的代名词。这里并非在为质量不好找理由,而是强调与发展阶段相匹配。
质量改善是一个逐步过程。一家工厂没有生产规模,没有利润,质量是很难提升的。“熟能生巧”有助于提高质量,质量改善需要成本投入。当质量和交付发生冲突时,大多数企业采取先保证交付,再完善售后服务的策略。如果不能供货,连改进的机会都没有了,这是企业最大的风险。可以交付,但交付的产品质量有点瑕疵,可以想办法来改进,还有机会。
当保证交付、质量稳定的矛盾不突出时,降低成本才成为重点。最终达到质量、交付和成本的统一。“多快好省”是日本“精益生产”模式的思想源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