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领导,为何有的人能引领企业不断创新、快速成长,有的却造成企业每况愈下、步入歧途?
事实上,领导与领导间的差别,说到底还是领导力和判断力的差别。
那么,真正的领导人应具备怎样的领导力?想要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判断,应掌握哪些思维方式和方法?
01
给组织施加影响力
京瓷从中小企业开始到今天,一直由我担当经营者。基于经验,我认为,在思考领导力时,经营者的个性一定会在企业经营中反映出来。
大概在20年前吧,有一位年轻的记者问我:“稻盛先生,听说你是一位独断型的经营者,是吧?”
“独断型”是一个很不好的词,招人讨厌。
记者用这个词,他的潜台词或许是:组织应该一直保持不变,组织不可以改变。
但当时,我却认为独断经营很好。
在企业里,领导人交替以后,原来的组织都不变,这种交替有什么意义呢?
我认为,如果不能够对组织施加影响力,就没有当领导人的资格。
你或许会说,如果领导人的个性有缺陷或能力不足,对组织施加影响力,会给组织带来重大损害。
但不管是好是坏,给组织施加影响力,是领导人的首要条件。
02
现在的经营状态是日常判断的积累
我在从事企业经营的过程中,算是运气不错,京瓷不断顺利成长。
但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没有政府等公共机构的保护和照顾,作为经营者,如果我的判断有误,经营状况马上就会恶化。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有的企业听说炒股票能赚钱就去炒股票,结果招致重大损失。有的企业因投资不动产而亏得一塌糊涂。报纸上披露的损失不过是冰山一角。不计其数的企业投资房地产,因泡沫经济破裂而蒙受损失。这都是经营者的各种判断失误积累的结果。
不仅是企业领导人,不管什么组织,不管多么小的部门,其领导人怎么判断、决断以及这种判断、决断带来的结果,都会影响到这个组织整体的命运。
关于这个问题,我做了如下思考:我下决断,决定京瓷这个公司发展的方向。
说到决断,听起来好像是很大的事情,但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身边那些小的事情。
例如,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的日常生活。部下有许多事情来请示我们,“这个不可以做”“这个可以做”,我们要下决断。
包括这些无数的小决断以及关键时候的大决断在内,过去自己作为经营者所做的各种决断的积累,或者说各种决断的综合,就是现在公司的业绩、公司的成果。
人生也一样,至今为止我们所做的全部决断的积分,造就了现在的人生结果。
本来就不做决断,不发挥领导作用,凡事强调讨论一致或自下而上,听任组织人员自行其是,自己只是搭搭便车的所谓领导人可以另当别论。
03
追问下去的话,就追到了人的本能
在我们判断的时候,判断的基准非常重要,这决定了领导人的价值。
当部下有什么事情同你商量时,你是依据什么基准进行思考,做出判断的呢?
最初想到的,就是以利害得失作为判断的基准。
所谓利害得失,有个人层面上的利害关系,有部门层面上的利害关系,有公司层面上的利害关系,再到国层面上的利害关系等。
虽然所思考的利害关系者的格局越来越大,但是不管哪个层次,都是依据利害得失进行判断的。这是一种方法。
就我们一般的企业而言,也有这样的情况。
最坏的例子是,比如把某个提案拿到某位职员面前,他会责问:“这样的提案同我有什么关系?怎能拿到我这样的职员面前?你认为我是谁?”
各位的周围有时会有这样的上司,他们开口闭口我呀我的。也就是说,他们是以自己的利害得失作为基准的,是以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地位,对自己是否有利作为基准进行判断的。
即使超越了个人的利害,也只不过是以部门的利害作为判断的基准。
不管怎么说,追究这一判断基准的本源,结果就会追到人的本能。
众所周知,人在出生的瞬间就具备本能。
据说,在脊髓顶端小脑附近的脑干网状结构中,有支配本能的细胞组织,其在人出生时已发育完成。正因为有它的存在,人一出生就会吸奶,感觉不舒服就会哭叫,就会按本能行动。
无论食欲、性欲,或者面对外敌激起的斗争心,所有这些都是本能所导致的。这是为了自我防卫,为了守护自己的肉体,在脑组织中植入了这样的基因。
从这样的观点来看,本能这个东西,从源头上讲就是主观的、利己的。这无关好坏善恶的问题。
说到把本能作为判断基准,曾有过这么一件事。
华歌尔公司是京都一家生产妇女内衣的企业,它的经营很有特色。其社长名叫冢本幸一,这位先生比我大12岁,我们俩相处得像亲兄弟一样。
以前,冢本先生对我说过这么一段话:
“华歌尔的事业发展得非常顺利。但是,凡是有朋友推荐,说某个事业很赚钱,快去投资吧,于是我就去投资了。结果这样的投资每次都失败,有时还得帮朋友“擦屁股”,支付借款。
比起自己原有的事业,似乎新投资项目的前景要宽阔得多,可以大有作为。然而,失败来得又快又彻底。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想大家也都知道,有的人创办风险企业获得成功,一时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大肆报道,热闹得很。然而,犹如昙花一现,这些人瞬间就消失了。
我虽然没有什么先见之明,但刚创业时因为没有什么钱,只是一个很小的企业,所以对于靠投机赚大钱之类的话,我是一概不听的,采取不关心主义态度。
我经常对自己说,只有拼命流汗,努力工作挣来的钱才算赚钱。不劳而获靠不住,那是不对的,不该关注。我抱着这样的人生观一路走来。
04
理性判断及其局限
除本能之外,接下来还有什么判断基准呢?
那就是理性。用哲学的语言来讲就是“理性心”。
因为理性用于推理、推论,所以同主观且利己的本能相比,它比较客观。
理性具备客观地判断事物的功能:这么做会产生这种结果,那么做会产生那种结果,建立各种逻辑,进行推理、推论,然后对事情做出判断,做出决定。
对于常规的、司空见惯的事情而言,这样的判断过程当然可以。但是,要对无人涉足的、没有先例的事情做判断,理性就有局限。
例如,京瓷创业之初,在日本我们是首创,新型精密陶瓷的工业化生产由我们成功实现了。但现在回头看,当时我们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技术,公司也毫无名气,若要推销一般的普通产品,根本无人理睬。
这类产品在名古屋有大企业生产,应有尽有。普通的陶瓷哪里都能买到,客人当然会从更有信誉的企业采购。
所以我们必须宣布,我们能做大企业做不了的产品。结果我们不得不做别人做不了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研究开发部门的课题。
于是我们召集部下,召集专家,收集数据,运用理性进行客观的推理、推论。但是,因为没有先例,所以也没有可供参考的事例和文献,很快就走进了“死胡同”。
因为理性的作用归根到底是推理、推论,所以在创造新事物方面,理性有局限,力不从心。
爱因斯坦曾说:“一切宗教、艺术、科学都是同一棵树木上长出的分枝。”发明发现属于哲学的领域,只有被证明以后,才变为科学。
换句话说,独创性的发明发现不是依据理性的逻辑组合,而属于“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的领域。
例如,伽利略在“天动说”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提出“地动说”。
他认为,不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动,而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动。这种假设虽然不能用理论证明,但便于说明所有的现象。
他提出的这一主张因为当时不能用理论加以证明,因而受到了猛烈的攻击。然而,后来却证明伽利略的观点是正确的。
也就是说,所有天才的发明发现,都来自灵感的闪现、上天的启示或者说梦中神佛的告知,而不是来自于逻辑推理和理论组合。很多伟大人物都说过这样的话。
如果是用理性、逻辑全部能解决的事情,也就是有先例或惯例可参考的项目,那么只要按事情的性质分类,哪种做法成功概率高就采用它,这样来做出决定。
但是,哪怕彻底追求逻辑性,也只是懂得了这个方法有用。这与真正的决断、决策无关。
可以推理、推论,可以在逻辑上将各种观点加以整合,但在缺乏先例、状况不明时,无论怎样推导,也无法做出决断,这就是理性。
这时候,用什么作为判断的基准呢?
05
在超越理性的灵魂层面上进行判断
其实,在超越理性的灵魂层面上进行判断的基准是存在的。
我这么说,大家可能会笑。
但是,我想各位过去应该有过体验,就是感觉到良心的存在。
在孩童时代,我们做了坏事,心里就会懊悔不安,就会暗暗发誓:“这样的坏事我再也不干了,如果爸妈知道了,他们会难过。”
这样折磨自己,让自己懊悔的,就是良心。这个良心,只有在我们意识清醒的时候才会偶尔出现。
在长大成人以后,我们会变得世故,良心被本能及理性打压,出不来。
我认为,这个良心就是我们人的本质、本源,就是我们的灵魂。
但是,对于人的思维,我们只理解到理性这个层面。有关灵魂这个层面,我们几乎什么都不懂。
谈到探究灵魂的方法,我们会注意到宗教里有一种方法,就是冥想。
禅宗的僧人通过坐禅来冥想。另外,印度哲学里通过瑜伽来冥想。
要做简单说明的话,坐禅的目的在于探究真正的自己,也就是“真我”“大我”。瑜伽修行的目的也是一样。
具体怎么做呢?
禅宗的方法就是通过思考一宗公案达到精神统一。瑜伽的方法就是通过吟唱所谓“mantra”(真言)达到精神统一。
当静下心来,闭目开始冥想时,首先出来的是充满本能的生气、恼怒等感情。
禅宗把这样的感情称为杂念、妄念。这时通过思考公案,让精神向别的地方集中,于是杂念渐渐消失。
接着进入理性的阶段,会有各种各样的念头冒出来。
在瑜伽里,为了消除杂念、妄念,就通过念诵“真言”抑制杂念,求得精神统一。
这个过程不断持续,终于精神归于静寂状态,也就是无思无念的状态。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就会达至真我。
到达真我状态,佛教称之为“三昧境地”,又称之为开悟的境界。因为达到这种境界,必须逼近自己内心的最深处,所以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
但是,在到达开悟境界的瞬间,我们会被妙不可言、无可名状的幸福感所包围,进入无比幸福的心理状态。
真我就是自身与宇宙、森罗万象化成了一体,出现了所谓“至福”的恍惚状态。这样描述的不仅是佛教,印度瑜伽也一样。
能够达至自身与宇宙化为一体的至福境地,是因为真我充满着爱、真诚与和谐。
虽然我们是带着与本能密不可分的肉体降临人世的,但是密藏在我们内面的本质,就是真我,也就是灵魂,却充满着爱、真诚与和谐。
一般情况下,为了守护自己的肉体,我们使用本能或理性进行判断。本能和理性由相应的脑细胞管辖。
但是,我认为,不用本能或理性判断,用自己的真我,就是深入到美好的灵魂层面对事物进行判断,才是最正确的。
有的人或许对这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说法不感兴趣。但不相信宗教的人,也应该知道真善美这个词吧。
真、善、美这三个字就是表述灵魂的。灵魂就是真,就是善,就是美。永恒地追求真善美就是灵魂深处的呼声。
每个人的灵魂都由真、善、美构成:
真就是追求真理之心。
善就是一颗善心,是一个非常难以理解的概念,中国用“仁”和“礼”来表达。说得更简单些,就是以他人之乐为乐,以他人之苦为苦,也就是同情。或者如前面所说,其与利己性质的本能心相反,是有利于他人的利他精神。
同时,追求美好的事物也是人的本心。
用真、善、美或者充满了爱、真诚与和谐的灵魂作为基础来思考的话,那么基督教所说的“爱”也同善一样是同情心,或者也可以用为他人尽力的利他之心来说明。
基督教强调爱的重要性,佛教用慈悲之心和布施这样的词汇来说明如何实践同情心。以上各种说法的根都一样,不过是使用的语言不同而已。
这种宗教的研究方法不是神秘怪异的东西,它就是追求我们人的本质的行为。人的本质是潜藏在人心最深处的本源性的东西。
遵循这种宗教的思维方式,用灵魂的本源作为基准进行判断,我认为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