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时间:2020-09-30 云阳人才网
深化“放管服”改革
申请人在自助服务区进行网上申报
一窗通办
市民在服务大厅办事
“一网通办”,所有申请材料只需提交一次
渝快办——重庆政务掌上办
工作人员耐心讲解
开办一家企业,最快好久能搞定?
重庆的答案,是两个小时。
7月15日下午,创业者徐传碧通过重庆市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一网提交了城口县碧帆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开办申请。两个小时后,她就在行政服务大厅的开办企业综合窗口一次性领取到了营业执照、整套印章、税务发票,并同步完成了就业社保登记,而且其中的一套4枚印章和税务UKey设备还是政府部门免费赠送的。企业不花一分钱,小半天时间就完成了原来需要10多天、近1000元成本才能办完的全部流程。
今年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持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和国际国内先进城市做法,通过开办企业“三减”(即减环节、减材料、减成本),实现“三提”(即提高效率、提高便利度、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进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全市营商环境整体改善。
创业变得更容易,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来。今年1—8月,我市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31.18万户,同比增加13.7%。截至8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89万余户,我市“保市场主体”工作初见成效。
全程电子化,一网通办
所有申请材料只需一次提交,网上全搞定
开办企业,首先需要给企业取个名。过去,创业者往往需要准备多个名字,在办事大厅现场让工作人员挨个查询,不重复或者相似者,才可能被许可。
2019年8月,我市取消内外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统称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企业名称登记直接合并到设立登记环节,申请人只需登录重庆市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直接输入想要的名称,系统立即自动判断名称是否可用。对于可用名称,直接通过并进入设立登记信息填报界面,提交申请即可领取营业执照。
企业名称登记由预先核准制改为自主申报制,是开办企业环节全程电子化的一部分。 2019年12月,我市印发《重庆市开办企业“一网、一窗、一次、一日”全流程办结工作方案》。“一网通办”即通过数据共享和材料互认,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一个网站办所有的目标。
今年1月,我市对“渝快办”原企业开办网上服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全新上线了“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申请人登录平台后,即可一次性同时申办营业执照、刻制公章、申领发票、就业社保登记等全部开办事项,还可办理银行开户预约等服务事项。多个部门的4套申请材料整合为一套,同时将更多信息采集项由“填写”方式改为“选择”方式,申请人填报信息只需作“选择题”,大大简化填报方式。各部门对所有开办事项实行数据共享和材料互认,相同申请材料只需一次提交,开办企业全程通用。
此外,我市简化港澳台地区自然人投资者来渝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的身份证明手续,港澳台地区自然人投资者在渝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只需提交《港澳台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复印件,并提供原件核对即可,不再需要提交境外公证材料。
市场监管部门核准企业设立登记后,即时通过重庆市政务区块链交换企业登记信息,其他部门和单位即进入企业相关事项的办理流程,实现“一网通办”。
通过线下“一窗通办”和线上“一网通办”两种机制创新的有机融合,创业者实现申领营业执照“零见面”和企业开办“最多跑一次”。
通过推行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申请人网上填写信息、网上提交材料,系统自动生成文书,依托在线身份认证、电子签名技术,企业办理注册手续,全程网上完成,不再需要到窗口提交任何申请材料。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提升了网上办事效率。例如,为支持市场主体复工复产,特别是帮扶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今年2月以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出台《疫情期间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若干措施》《关于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个体工商户恢复营业持续发展若干措施》,推行网上办理,放宽许可期限,优化技术服务,实施包容监管。
针对疫情常态化防控,市市场监管局进一步推出“零见面”办照的新举措。从6月4日起,个体工商户办理营业执照可通过手机APP在线申报,实现从“网上办”到“掌上办”智慧升级,进一步方便个体工商户开办。
疫情发生以来,通过在“渝快办”网上受理企业申请营业执照8万余件,个体工商户申请营业执照19万余件,受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申请3万余件。
一窗通办、就近办、当场办、一次办
多种便捷措施让企业不再东奔西跑
以前开办企业,需要在市场监管、税务、公安、人力社保等部门之间来回跑很多次。这些部门往往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区域,来回跑让创业者叫苦不迭。现在,创业者只需要前往政务服务大厅的开办企业综合窗口,企业开办的所有事务一站式搞定。
一个窗口办理企业开办的全部事务,俗称“一窗通办”,也就是设立开办企业综合窗口,让创业者进一家门、办多家事。“一窗通办”的制度设计和出台过程,见证了我市多部门协作优化营商环境的共同努力。
2019年1月,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的通知》,在全市各区县行政服务大厅设立开办企业综合窗口,统一办理企业设立登记、刻制公章、申领发票。
作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的指标牵头部门,市市场监管局同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和重庆市税务局通力协作,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制定开办企业改革举措。
例如,以前在设计开办企业流程时,更多的是从政府部门管理的角度出发,现在我市更多的是从群众、市场主体的角度出发,向着更快捷、更方便、更省时的目标,实行了开办企业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领取”、材料“一次提交”、全流程“一日办结”。
同时,我市改造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集成各环节开办事项,实行数据共享和材料互认,实现所有开办事项“一网填报”“一次提交”;再造开办企业综合窗口,按照“后台并联办理,前台一窗出件”模式,将4个部门的窗口合并为一个综合窗口,审批人员进驻后台,实现营业执照、印章、发票和税控设备“一窗领取”“一次发放”。
此后,创业者在网上一次性提交申请后,各有关部门后台“并联办理”,创业者只需在综合窗口一次性领取营业执照、印章、发票和税控设备,并同步办结就业社保登记,减少企业往返跑路。在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情况下,各部门最快一日即办结全部审批。
办事的窗口不止在政府部门的办事大厅。我市通过推行“政银合作”机制,借助银行网点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指导银行网点代办营业执照。同时,将合作范围扩大到商会协会、街镇服务中心等,探索开展“证银合作”一体机自助办理营业执照和银行开户,将企业开办服务拓展到群众身边,实现注册登记“就近办”。
据统计,现已有18家银行的840余个网点、20余个商会协会和80余个街镇服务中心参与合作,实现“就近办”。这种便利企业、减少跑动的举措还有很多。例如,对简单登记事项,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实现“当场办”;对复杂登记事项做到咨询服务一口清、资料发放一手清、受理审核一次清,符合法定条件的实现“一次办”。
大力减成本、增便利
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开办成本,我市从2019年11月起向全市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税务UKey,并从今年3月16日起扩展其适用范围,不管是申领增值税普通发票还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可使用该免费的UKey进行发票开具,实现申领发票“零成本”。从今年6月1日起由政府买单向全市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一套4枚印章,实现刻制印章“零成本”。申请人只需要通过重庆市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一网申请”企业设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就业社保登记,即可享受以上免费优惠。
截至目前,全市已免费发放税务UKey 6.4万余个、免费赠送印章3.7万余套,为企业节约成本5400余万元。
真心实意为企业减成本,类似的举措还有很多。以知识产权服务为例。对手已经申报了哪些专利、自己做研发时该如何规避,过去,企业需要委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去查询,翻阅大量资料,费尽周折,也未必能找到准确的答案。现在,你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并打开市知识产权局开发的一款名为“对手通”软件,“分分钟”解决难题。
这款软件可通过微信小程序、阿里云、渝快办、重庆科技型企业库使用,它以专利数据为核心,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挖掘全球范围内已知和潜在的竞争对手,追踪其技术、产品、市场动态,并实时向用户推送相关信息。
据悉,“对手通”的知识产权大数据来自全球103个国家,用户只需输入所关注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发明人的名称,即可查看该权利人的最新专利申请情况及其在全球的专利布局情况。同时,系统具备高频率自动检索和监控功能,通过微信、短信、邮件提醒,用户可以随时掌握所关注竞争对手最新的专利信息,信息反馈也更加及时。
轻轻松松知己知彼,“对手通”上线以来,已有注册企业5443个,关注全球竞争对手8039家,推送服务3.8万余次,涉及专利技术信息543万条。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市场主体尤其是个体工商户面临较大经营困难。就个体户而言,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约196万户,占全市全部市场主体三分之二,可以说每一个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一个家庭乃至几个家庭生活过得好不好,这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民生”。
为切实降低市场主体尤其是个体户的生产经营成本,在3月13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务委、市金融监管局、重庆市税务局、人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保监局等10个部门,出台了针对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的《关于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个体工商户恢复营业持续发展若干措施》,从帮助个体工商户尽快有序复工复产、降低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方便个体工商户进入市场、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服务力度、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五个方面,出台21项扶持措施,支持个体工商户有序恢复营业持续发展,尽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探索简易注销,加强部门协作
全力畅通企业退出通道
很长时间以来,通过不断简化流程、缩短时间,开办企业越来越容易,但注销企业却没有及时跟进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注册容易注销难”,长期困扰着企业。
发挥直辖市的体制机制优势,先行一步改革,为全国探索经验,我市被选中成为全国第一批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试点区域,首先在涪陵、渝北、武隆3个区进行改革试点,此后又在全市全面推行未开业、无债权债务企业简易注销制度,将一般注销需要提交的清算报告、投资人决议、清税证明、清算组备案证明、刊登公告的报纸样张等一系列材料简化为《全体投资人承诺书》一份材料,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企业提供免费的简易注销公告渠道。
2018年11月,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税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注销和迁移登记流程的通知》,加强企业注销业务协同与信息共享,申请人不再提交纸质清税证明,直接向市场监管部门申办注销登记。在有条件的区县政务服务大厅试点推进“企业注销”专窗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注销登记“套餐式”服务。
2019年1月起,我市在沙坪坝区、大足区开展进一步完善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进一步拓展企业简易注销登记适用范围,压缩公告时间至20天,建立简易注销容错机制,提升企业办事体验。
2019年4月起,重庆企业在申请办理一般注销时,可以直接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免费发布清算组备案信息及债权人公告,变企业交费登报为免费公告,有效节约企业注销成本。部门联动实现业务协同,主动向社会公开企业办理注销业务提交材料规范以及企业办理注销全流程、分类别的详细指引。
类似的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还有很多。例如,在2019年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摸底评估时,我市开办企业需要14个环节,其中企业设立登记3个、刻制印章1个、申领发票6个、社保登记4个。
对此,市市场监管局进行了流程再造,实行合并办理。优化后,开办企业环节从14个减少为3个,即设立登记(含刻制印章并联办理)、申领发票、就业社保登记。
推进“证照分离”改革
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难题
完成设立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就相当于企业获得了出生证。而要生产运营,很多企业往往还需要其他一些手续,即获得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的许可。后者,被称为证。过去,不少创业者抱怨说,办营业执照容易,但办理行业许可证难。
“证照分离”,就是简化许可审批流程,让经营者在拿到《营业执照》后,少跑路、少办许可证,尽早正常经营。通俗一点说,就是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让经营者在拿到《营业执照》后尽可能少跑路、办尽可能少的许可证,简化相关许可的审批流程,让经营者可以尽早开始正常经营。
目前,我市主要从三方面来推动该项工作——
制定工作方案,实现两个“全覆盖”。对涉及市场主体的所有许可审批事项,实行全覆盖对接清理;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截至8月底,重庆自贸区“证照分离”改革惠及企业2554户,涉及需办理许可事项9329项。
抓好细化落实,实现四个“强化”。强化改革组织领导,成立“证照分离”改革专项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改革。强化政策配套支持,29个部门制定具体管理措施并向社会公示。强化信息归集共享,依托市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通过信息共享精简企业提交材料。强化许可效能提升,推行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将“证照分离”改革与“一网通办”协同联动。
注重制度创新,实现两个“突破”。突破自贸区域限制,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截至7月底,已有近41万户市场主体实现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突破常规监管模式,创新构建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照后减证”力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助推信息共享体系健全完善。同时,我市将去年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除需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调整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以及我市拟取消或与企业经营许可关联度较低的事项外,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进一步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便利。
推荐文章
APP下载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