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对于企业经营而言
站在经营管理会计结构上来说,本质上我们要把费用当成价值,也就是要以加法的心态,更好地去活用费用。
但是,在活用费用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即在员工工作的具体过程中,我们所做的一切加法经营,都是为了形成员工、团队的良好的工作习惯,即要是员工的工作从符合标准的→高效率的→创造标准的→最后能用心去工作。
因此,对于工作中的不良行为,要坚决地用减法,比如上班迟到等不遵守标准的行为。
有个寓言是这么讲的,这个国家有一个皇帝非常清明,自己也非常守规矩,严格遵守祖上的律法和制度,做得很好。但是在他统治的那个时期,反而滋生了腐败,因为他对人总是表扬,官员做得不好的,就说,“没关系,我做给你看”。结果,产生了一大批的贪官污吏。
所谓的“加法经营”,不是一味地去表扬,而缺失了批评。
特别是对触及工作中做人做事底线的员工,要狠狠地批评、惩罚。如果将企业比喻成一棵树,批评就是给这棵树修剪枝叶,树长歪了,还要扶正。
否则,企业里就形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氛围,失去了狼性,没有干劲。
02
对于人生经营而言
我们有这样一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学科学,涨知识,要用加法;但学哲学,学道,要用减法。学道,道在自己内心,必须内观内心,自我反省。人诞生于宇宙之间,与宇宙同体,道(智慧)原本就在。因此道(智慧)不是靠外在增加的,我们只要每天坚持把盖住道(智慧)的灰尘清扫一点点,智慧之灯就会自然而然地亮起来。要让智慧显现出来,要用减法,减就是减灰尘。就如惠能大师所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灰尘来自于人的以下四个本能的情感要素:
(1)贪:more and more(越多越好),here and now(就在这里和当下)。
据说日本有个考古学家做了分析,发现远古时代,人们死亡后,身上看不出有被殴打过的痕迹。但是,后来经过漫长的一段时间,考古发现后来的人,死亡后,有些人身上出现被打的痕迹。因为当人们开始学会种植水稻,圈养动物后,慢慢地就有收获了。这时,人的贪欲就出来了,稻谷越多越好,仓库越大越好。由于贪,就出现了争夺,经常打架,死亡后,身上就出现了被打过的痕迹。
(2)瞋:愤怒。愤怒是因为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框定别人,当框不住时,就会愤怒,觉得是别人不对。
(3)痴:痴迷、嫉妒。通过横向对比,发现自己比不过别人,就会产生“痴”。一旦横向地跟别人对比,我们的见识就处于有病的状态。
(4)疑:怀疑。不信任别人,源头在于不信任自己,不信任自己来源于对自己的过分的保护。
上述四个情感要素,减得越多,智慧越多,离道就越近,最后方法自然而然会来找我们。希望大家对自己的人生在见识Know-How上,保持好奇心,多一点加法,但是对于道的追求(智慧的显现),尽可能多地用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