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云阳人才网资讯快递
八方英才“梯城”聚 天生云阳“凤巢”筑

来自: 人民网精选资讯官方帐号    时间:2022-2-4 00:00    云阳人才网

 “人才是强县之基、发展之要、活力之源,希望大家像重视发展一样重视人才,像抓发展一样抓人才。”云阳县委书记覃昌德在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

云阳县委、县政府始终将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部署,大力谋划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行动计划,不断优化提升人才政策和平台,充分发挥人才服务发展大局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20年建筑产业现代化高峰论坛在云阳举行。云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云阳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美丽环境。云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谋篇布局 深耕细作打造“梯城英才”品牌

近年来,为解决制约人才工作推进的卡点、难点、痛点问题,云阳县坚持以“重庆英才”计划为指引,大力谋划实施“梯城英才”集聚计划。

2021年6月,云阳县整合推出《云阳县加快集聚“梯城英才”实施办法》,重点围绕工业产业、经济金融、卫生健康等领域,集中力量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不断优化提升人才品牌效应。

“我们力求切合县情,充分考虑我县的承载基础、人才引进实际,推出人才创业扶持、安家补助、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8项优惠措施。”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兵介绍到。

“梯城英才”计划的实施,为全县人才工作找了“最大公约数”。随后,县属各行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出台《云阳县“梯城英才”服务卡实施细则》《云阳县人才安居办法(试行)》《云阳县优秀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实施方案》等7项配套措施,逐渐形成“1 X”的人才政策体系,一个全方位吸引、培养、留住人才的强有力政策环境正在加速形成。

筑巢引凤 人才服务产业发展作用更加凸显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其核心是“聚”,第一要素是“人才”。

云阳县坚持把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紧紧围绕万开云同城化发展、渝东北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战略,大力建设“千亿工业”引领的现代产业集聚地,不断厚植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源动力”。

为支持“千亿工业”和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云阳从企业人才引育、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累计提出28条具体工作举措,配套15条实施细则,迅速按下引才聚才“加速键”。

2020年12月,建筑产业现代化高峰论坛在云阳举行,来自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等建筑产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绿色建筑发展新机遇。这是云阳县坚持不断引进创新资源,大力推进建筑业现代化转型的真实写照。

大数据产业是云阳作为推动区域发展、跨越赶超的又一重要战略引擎,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云阳逐步走出“数字 人才 产业”的发展路子。

2018年在全市率先成立大数据管理机构,先后与华为、阿里云、九次方等“联姻”,共同打造数智森林小镇,建成投用大数据中心和产业云。打造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创业孵化园,引进、培育大数据企业128家。与数据标注企业共同培养大数据加工人才6000余人,建立云阳县大数据智能化产业评审专家库。连续举办“云阳有为,未来已来”大数据智能化业态创新发展等高峰论坛,促使签约大数据智能化产业项目31.69亿元。

绿色和生态一直是云阳引以为豪的两个“宝贝”。围绕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坚持以人才引领生态产业发展、以生态产业发展带动人才培育的路径在云阳得到生动实践。

聚焦“大生态”,组织召开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发展、“中新项目·农业合作”等专题研讨会,推动建设“重庆畜科院三峡分院”、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云阳综合试验站、“中匈蜜蜂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合作开发平台,持续打造“天生云阳”绿色生态区域品牌。与重庆邮电大学专家团队合作筹建“库区生态监控大数据系统”,率先开展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及数据分析。

聚焦“大旅游”,大力实施科教兴旅和人才强旅行动计划,柔性引进30余名行业专家参与龙缸景区工程项目策划和普安恐龙化石群开采保护工作,每年组织开展导游大赛、旅游服务技能大赛等活动,常年开设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旅游管理人才研修班,培养旅游从业人员6000余人。

聚焦“大健康”,建立卫生领域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工作室各1个,引进医学博士7名,医学硕士研究生50余名。与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打造渝东北中医药示范县,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共同建立渝东北检验检测分中心,县属多家医疗机构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济宁医学院等卫生院校签订稳定的人才交流合作协议。

如今,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的“双轮驱动”,使传统产业得以改造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已逐渐成为支撑云阳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强本固基 激活乡村人才振兴“一池春水”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离不开乡村人才等“塔基”的支持。开展“万人返乡百亿创业”行动计划,是云阳县实施乡村人才振兴的一项“大手笔”。

云阳坚持动员全体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社会力量,大力开展云阳籍外出优秀人才调查摸底工作,分县乡两级分别建立云阳籍外出优秀人才信息库,打好“乡情牌”“事业牌”,大力回引在外人才就业创业,不断为基层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我们正按照‘1名技术员 N名土专家’包片发展模式,推行三峡阳菊的标准化种植模式,现在已在云阳18个乡镇推广。”云阳县返乡创业人士、“三峡阳菊”品牌创始人杨雪梅介绍到。目前,杨雪梅种植的“三峡阳菊”面积近4万亩,每年为农户提供100多个务工岗位,累计带动1238户农户脱贫。

杨雪梅只是云阳广大返乡创业人士中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实施“万人返乡百亿创业”行动计划3年来,云阳累计吸引1万余人返乡就业创业,完成签约项目1196个、资金895亿元,极大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发展。

不仅如此,为精准回引、选派各类基层实用人才助力乡村发展,云阳坚持多管齐下、多点开花,把敞开大门引进人才和一线培育开发人才相结合,推动各类专家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着力推动优秀人才下乡。在全县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定人员、定时间、定职责”的“三定”服务村级产业发展机制,组建就业创业、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专业服务队,开展组团服务3000余人次。切实发挥优秀人才的“头雁”作用,选配275名致富能人担任贫困村支书、主任,滚动回引380余名优秀本土人才到村挂职。在42个乡镇(街道)实施大学生返乡创业“梦想小屋”计划,为返乡创业青年免费提供办公场所。

大力培育乡村人才兴乡。累计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职业经纪人等各类人才2.6万余人,定向培养全科医生37名,全科教师257名,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77名。实施农村电商人才“万人培训”计划,每年举办“乡镇电商争霸赛”和“电商企业争旗赛”,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积极引导县外人才帮乡。从高校、科研院所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426人次,引进培育柑橘、中药材等新品种100余个,推广新技术150余项。利用鲁渝、渝北云阳人才协作,培养贫困村致富带头人567人,创业成功人士283人,带动2069名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拴心留人 构建“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生态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

近年来,云阳县坚持“城市客厅”理念,33公里环湖绿道筑成地标,3.6平方公里龙脊岭公园横卧城市中央,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2平方米,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有利于人才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全域山地公园城市正成为长江上游滨江城市典范。

如果说“公园城市”是云阳的名片,那么“近悦远来”就是为这张名片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让人才得到充分重视,才能以感情留人。云阳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专家机制,县级领导与50余名专家人才交朋友、结对子,县属各行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联系服务一批优秀人才,切实帮助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积极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等活动,不断激发广大专家人才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办好人才的“关键小事”,才能用服务留人。整合成立云阳县人才发展服务中心,进一步统筹人才综合服务保障工作。建立云阳县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科技、旅游、创业就业等优质服务200余人次。积极推行人才服务卡制度,明确入学入托、科技服务、户籍服务、医疗保健等10余项具体服务内容。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规划实施集中性人才住房项目2个,筹集“拎包入住”房源320余套,不断推动解决人才安居问题。

不拒众流,方成江海。今天的云阳,从“大移民”“大扶贫”的使命担当中走来,正在迎接新的“大发展”时代机遇,创新创业热潮奔涌,寻觅人才求贤若渴,站在“十四五”新的起点上,云阳将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努力集聚各类人才筑梦梯城、智汇云阳,为保障实施“双100双1000”战略、实现“五地一支撑”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刘政宁、蒋海涛)

返回顶部